这些数据都没...有...被...加...密...全文1699字,阅读约需3分钟英国政府又捅出了一个大篓子。据英国《镜报》报道,一名男子在伦敦西北部陌头捡到了一个U盘。他在图书馆用电脑打开U盘后发现,内里存有英国最大机场希斯罗机场的安保文件,包罗女王乘机的安保措施以及如何进入限制区域等绝密信息。
吊诡的是,这些数据都没。有。
被。加。密。然后他转手将U盘给了《镜报》。等等,为啥是给媒体,而不是给警员蜀黍?关于这个问题咱们暂且按下不表。总之呢,作为著名小报,《镜报》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新闻。喏,看看它的头版:小编先给大家简朴先容下这事的详细情况:首先呢,捡到U盘的这名男子是位失业的流离汉……他捡到的这个U盘呢,内里共有76个文件夹,170多个文件,一共2.5G,舆图、文字资料和视频应有尽有。主要信息包罗:1.女王和政要在机场乘飞机时所接纳的门路,用来掩护其宁静的安保措施;2.进入限制区域所需要的身份证明;3.防止恐怖袭击的机场保安巡逻时间表;4.监控摄像头所在位置,以及希思罗机场火车快线的逃生通道等。《镜报》搞了个大新闻后又将相关信息通知了机场和英国安保部门。现在,希思罗机场正对此事展开观察。
卖力观察的警探联系机场人员称:由于恐怖分子总想让飞机华美坠落,航空宁静处于显微镜下,宁静部门不希望这些信息被泄漏或出售给敌方。机场内部人员表现,他们正在试图确定是否存在数据毛病,或者是否有人曾经会见过文件。警方还担忧恐怖分子和罪犯可能会在网上复制并流传这些信息。
他们认为,从这些信息的详细水平来看,泄漏者可能花费数年时间编辑,并涉及多个差别的系统。作为英国最忙碌的机场,希思罗机场去年客流量到达7500万。
但问题是:U盘是谁弄丢的?怎么弄丢的?这么秘密的信息,为啥不加密?如果不是媒体报道,政府是不是就当没发生啦?由于这事实在太奇葩了点,腐国人民在网上疯狂开启了吐槽模式。第一个吐槽点:U盘岂非不应该先交给警员么?所以在把USB插进电脑检查了内容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我必须把这个交给报社”?这事出问题的环节太多了,然而最重要的是,这人发现U盘信息如此秘密后,为啥不交给警员蜀黍,而是直接给了某报?这就得说到英国奇特的媒体生态了。在英国,媒体行业竞争很是猛烈。
为了种种“独家报道”,媒体给爆料人付钱的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以博噱头赖以生存的小报。固然,《镜报》不会说自己给钱了,至于那位失业老兄,谁会在意他有没有收钱呢?第二个吐槽点:这么重要的工具都能丢?!都是干啥吃的?!这是今天的英国...宁静文件允许下载到USB上,并从事情场所中移走?在我看来,事情人员需要被询问,从治理者和那些有权会见这些信息人开始,然后是那些居住在最靠近发现地的人,然后再到靠近机场的人。是的,我的意思是审问而不仅仅是提问!他们在玩什么?固然,所有机场事情人员和其他可以接触敏感信息的人员都应该举行宁静扫描和检查,纵然这意味着天天多事情10分钟。
期待来踩!第三个吐槽点:希思罗机场安检本就烂啊!去YouTube上看看希思罗机场英国边防保安的一些视频。忒恐怖了。就像是政府雇佣了一批其他事情干不了的人并把他们强留在机场内。他们要么太老或太年轻、太胖或太笨。
都是老人和高中结业生。另外,海关警卫似乎也太唯唯诺诺了,太好敷衍了。
你在世界上任何其他机场都看不到这样的情况。小编注意到,这不是英国政府机构头回弄丢秘密信息了。有媒体显示,在数据泄露方面,英国一直紧随老年老美国排在第二位。
百度搜索下,可以找到一大批相关新闻:2008年8月,英海内政部丢失了一份储存84000名罪犯的数据,观察显示,这与曾经互助过的一家私人照料公司有关,这家公司曾帮内政部追踪和分析重罪犯。2013年5月,一位女王的前任安保人员在被开除后,向媒体兜销女王安保的秘密信息,然后让几家媒体竞标,并从中赢利3.2万英镑。
这样的报道另有许多……以往发生秘密信息泄露事件发生后,大多不了了之了,似乎也没什么人受到处罚。不知道这次会咋样?文/方辰值班编辑:张一对儿 一鸣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本文来源:必博体育官方app下载-www.qingzhouwanhong.com
QQ:150909559
手机:16300258181
电话:062-78894568
邮箱:admin@qingzhouwanhong.com
地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龙亭区瑞国大楼5486号